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企业管理 > 正文

基于系统论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时间:2016-11-20 来源:www.www.jbevzenko.com作者:lgg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当前质量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强调通过整合上游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下游顾客及顾客的顾客,提高全供应链的质量,最终实现供应链系统绩效的全面提升。传统企业为实现对质量的全面掌控,往往使用一体化战略,收购供应商、渠道商甚至零售商,质量成本甚至会超过提高质量带来的增值利润。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会受到战略整合的冲击,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丧失核心竞争力,贪大求全的质量维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只有供应链这一全新的经营模式能够发挥各成员企业的比较优势,成就供应链质量的优化。随着近年福喜、大众召回门等事件的相继发生,顾客对产品质量日益焦虑,纷纷用脚投票,出境购买高价产品。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仍处于各自为战、信息割裂的管理环境中。质量是供应链持续成长的路径铺垫,一方面使企业及其所在供应链更接近顾客,另一方面提高了顾客的主体意识和选择意识。因此。系统化质量管理是企业供应链质量保证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以系统论的视角为切入点,探讨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希望为相应理论和实践做出帮助。在实践层面,以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具体运行机制。突破了只重视单个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局限,以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形成过程研究为切入点,将上下游企业和谐共赢的系统思想纳入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有力提升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质量管理水平。供应链质量管理会系统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变革。本文在供应链系统运作层面上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可以为我国企业在实践中提供新的质量管理思考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理论层面,首先,促进了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理论的交叉融合研究,提升了研究的高度。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及供应链协调等领域,而对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交叉领域的研究比较少,另外,现有研究大多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少有从系统科学理论出发,去研究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管理机理。本论文综合了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理论,以系统论作为工具,分析了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结构特征和质量管理关系,将供应链管理思想与质量管理相结合。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Chinho Lin 等学者(2004)调查了不同地区企业的质量管理数据,将这些数据与相对应的供应商参数配比耦合,结果发现二者存在高度关联系数,且会以财务数据的方式显示在企业的经营成果中,同时企业所服务的顾客在供应商参数升高时有较为满意的评价度。[1]Keah-Choon Tan(1999)认为企业所在的市场对供应链的影响会使企业改变自身的质量管理方式,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化运用会在秩序和现实层面达到高绩效,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是顾客关系最优化。[2]Kannan 等人(1999)通过对实证数据的挖掘发现,供应商的全员化参与和采购方式的渐变将改善供应链质量,不断增加这两个方面的投入会保证最终绩效的提升。[3]Solis 等专家(1998)实地研究了一百多家二产和三产企业,认为在质量管理上二产企业比三产企业更为优秀,二产企业拥有制度化管理模式,提升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绩效是大概率事件。Chu 等学者(2010)认为供应链质量需要各种要素的共同导向才能形成,这些因素可以分成环境竞争力要素、质量操作要素、目标要素等,他们还对每个要素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探寻出要素之间的影响方式。[5]George Mclntosh(1998)假设不存在宏观环境影响,专门考察了行业内的质量协同,对如何达到协同的高效提出了建议,还针对有关阻截因素给出了应对方案。[6]Gbaston 等专家(2007)认为供应链质量不应该依赖于固化的管理方式,而是需要采用数理方法对成员企业综合建模,要将建模设计、最大错报量、渠道复杂度、数据记录过程纳入模型中。[7]Vicky Mauthou 等学者(1999)将质量协同抽象化,把供应链视同一个范围框架,将成员企业的作用按照最终成品的贡献进行了分级,主优企业及其质量成为预测协同发展方向的关键指标。[8]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系统理论
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素结合而成,具有持续变化的结构和功能,并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发展。[30]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均形成系统。系统自身,系统内部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同其他事物广泛联系。当然事物自身也能被视作系统,这些事物的内部拥有各类不同部分,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联系,可以称为内含结构性。系统具有发展目标,其具有的功能特性不是组成系统的要素简单迭加,而是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奥地利生物学家 Bertalanffy 首次提出了系统理论,他认为系统理论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概念,还包括了系统科学和系统技术。系统理论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革新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观察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系统理论从提出到发展以至成熟,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从各阶段对系统理论的分类来看,早期的理论可以分为一般系统理论,这是所有系统理论的基础;控制理论,这是系统理论成立的保障;信息理论,这是系统理论的载体。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系统理论出现了耗散理论、协同理论、突变理论等分支。这些理论都从各自角度阐释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从系统的性质来看,系统具有开放性,能够与环境交换物质和信息,能够从环境中获取使自身存在目标达成的各类能量;系统具有变动进展性,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既表现在结构的持续重整上,还表现在要素自身的迭变上,系统在时间维度上的各点都是相异的;系统具有层级性,系统各类组成在内部是列序的,这些等级代表了要素的作用,一般是听从和支配的关系。[32]系统中的很多连接是稳定的,其功能或目标不能即刻被分解,它们是系统行为的决定因素。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力是有限度的,成长都存在着一定限制。通常通过自组织的形式来塑造更新结构,同时也通过学习使自身更趋复杂。调节回路是系统的平衡机制,为了使系统按照既定目标发展,调节回路倾向于传统结构的固化;与此相反的是,系统中的增强回路能够使部分变化趋势扩大,形成链状效式,最终使系统趋向崩溃。由反馈回路传递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它不能直接触发指令修正当前反馈驱使的行为。调节回路的占比或是其影响效果更变时,系统的形变趋势会复杂化,通常表现为回路主导的优势更迭。调节回路的迟滞会导致系统的震荡,同时系统中很多关系是非线性的,不能完全通过概率统计的方式分析系统内各因素的分布。
..........
 
第二节 控制理论
美国数学家维纳首创了控制论,他的研究以同构出发,认为控制的基点在于信息的有效传递,主要调节渊源是反馈,控制的力度频次需要依据内外部的变化进行调节。受控系统需要不断根据施控系统的指令完成调节,最终得以稳定并使系统趋稳。控制由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组成,二者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向系统的预期目标变革。[33]控制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就是控制流程和控制手段。就控制流程而言,首先需要对控制系统保有的信息分析、研究、判断,在此基础上执行相应控制活动;其次在控制活动进程中,需要根据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将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或者风险降低到系统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让系统趋于平缓以实现稳态;最后控制需要在系统各层次之间、各要素之间充分联系,保持信息沟通顺畅,在多次往返调节过程中实现控制目标。在控制手段中,反馈控制是最主要的手段,其在系统内外部传递有关信息,反送回作用结果,根据作用结果输出处理方式,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当系统中的信息确定且不符合统计规律时,则需要使用模糊控制,一般通过模糊评价和模糊决策来实现控制目标。最优控制同样是控制手段的一种,即从若干控制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无法获得足够信息等现实状况的限制,一般使用动态规划和极小值实现。
.........
 
第三章 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构成及运行过程分析....... 16
第一节 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构成............16
第二节 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运行过程....17
本章小结.... 20
第四章 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管理机制分析...........21
第一节 供应链质量合作管理机制............21
第二节 供应链质量控制管理机制............25
第三节 供应链质量文化管理机制............26
第四节 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机制............29
本章小结.... 31
第五章 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评价..........32
第一节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32
第二节 AHP 确定指标权重......36
第三节 灰色分析..... 39
第四节 算例评价..... 40
本章小结.... 46
 
第五章 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评价
 
为了使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达到较高水平,我们需要依据前述分析的理论,在定性构架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定量地评价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成效。按照评价逻辑,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数理方法构筑模型,最后使用算例验证。核心企业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主导者,因此系统评价可以转化为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对整条供应链的有关质量指标进行总体评价,以引导整条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有效性逐步提升。
 
第一节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传统的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进行概率评价和模糊评价的载体需要确实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服从某一典型分布,既要求要素无关,又要求要素数据与特征数据线性相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很难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由于我们并不完全掌握组成系统的各类要素,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并不完全清晰,因此可以说在数据上承载的信息存在一定的灰度。由前述理论的分析可知,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内外部作用动态更迭,本文研究对象的数据所反映的信息并非完全完整确定,对此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我们需要使用灰色分析法。又由于系统的层结性,还需要使用 AHP 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对各子系统进行评估,又能够在子系统的评估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充分体现要素的联结,使我们能够从宏观角度充分认识供应链系统的质量成效。具体而言,在评价时首先将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属性化分解,其次计算得出各层级相对权重,再次使用灰色分析法得出各要素指标与最佳指标集的关联度,最后由下而上确定每一时点关联度即成效数值结果,最终达到评价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目的。指标不仅反映传统的产品质量,更需从系统的角度反映顾客的满意程度和供应链可持续的状态。指标不再仅仅是质量绩效的组成部分,而是理解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机理线索。指标不仅要体现企业内部对供应链质量的保障,还需要从供应链的其他方面进行系统化质量体现。
...........
 
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建立规范科学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交付符合顾客满意要求的产品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在新的竞争领域中有效提升竞争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作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交叉研究,本文对此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首先界定了有关研究框架,采用了广义质量的概念,描述了需要研究的供应链内涵,建立了系统化研究视角。其次具体研究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其由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要素、质量契约、质量标准体系构成,具体的运行过程分为形成过程、运营过程和优化过程。再次分析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具体管理机制。在合作管理机制方面,具有复杂性、自愿性、信息统一性,在管理思维的“道”层需要建立共赢的合作思想,在“术”层需要建立信任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控制管理机制方面,竞合关系、质量目标差异、动态环境是进行有关控制活动的缘由,生产控制机制、反馈控制机制则是具体的结构组成。在文化管理机制方面,质量文化需要按照冲突——趋同——认同的流程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具体构建的方式由各要素企业的博弈形成。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质量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最后依据前几章的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建立了评估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的指标体系。结合 AHP 确定的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并使用算例验证其科学客观性。
.........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