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创业管理 > 正文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时间:2015-09-28 来源:www.www.jbevzenko.com作者:lgg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的创业企业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2013年由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我国的创业环境正逐渐改善,劍业机会持续增多;我国的创业模式基本完成了从生存型创业到机会型创业的转变。我国的创业活动日益活跃,早期创业指数(TEA)从2010年的全球第十五位跃升为2011年的第一位(Kelly,2012)。2009年10月31日,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挂牌交易,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创业板上市企业多大是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具有高风险性、高成长性和高创新性的特点。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风险总是无处不在,尤其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创业板上市企业。由于外部创业环境的复杂性、内部资源的匮乏,以及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性,创业板上市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且其抗风险能力弱,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更大。据《财富》杂志统计,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根据《世界经理人》杂志2013年3月发表的文章,超过一半的创业企业存活时间不到5年,我国创业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我国创业板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市场波动幅度大。创业板上市企业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其中,财务风险处于核心地位(纳鹏杰,2009)。一方面,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各类风险所产生的损失都会由企业的财务状况表现出来,财务风险是其他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财务风险具有影响性大、破坏性强的特点,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也会导致各类风险的发生。
……….


1.2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框架
本文拟结合以往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本质特征出发,探索其公司治理对成长能力、创新能力和财务风险的影响,探究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过程,进而构建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模型。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框架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宏观研究背景进行介绍,提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的主要目的,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总结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过往文献回顾。对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进行充分回顾和梳理,对我国公司治理、成长能力、创新能力和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厘清理论脉络和研究思路,为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研究设计和假设提出。在上文总结的理论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的缺失和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构思,推导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章,案例研究。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南方泵业的案例研究,分析其创业过程中财务风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企业内外部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对公司治理、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初步验证。第五章,实证研究。首先,根据以往对公司治理、成长能力、创新能力和财务风险的评价研究,总结各关键变量的测量方法,并结合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本质特点和本文研究目的,提出本文的变量测量方法。其次,收集和整理二手数据,对公司治理、成长能力、创新能力和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然后,对本文的关键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最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本文的假设进行验证。
………


2文献综述


2.1创业和创业板上市企业
创业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CantiUon在其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首先将创业(Entrepreneurs Mp)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研究。随着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发展,关于创业的研究深度不断加深,涉及面也不断增广。作为一门复合学科,创业学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等。基于不同的学科理论,学者们对创业内涵的认识并不统一。Schumpeter (1934)将创业定义为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和新市场的产生及其组合的创新过程,强调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属性。相似地,Dmcker (1985)也将创业看作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他提出创新是新产品和服务的机会被感知和利用,并被创造出来,从而产生新的价值的过程。Weber (2002)认为创业是指组织和管理一个经济体,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取利润的过程,强调创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Shane和Venkataraman (2000)将创业理解为发现、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的过程,研究新产品或服务、新市场、新生产方法或原材料的机会的出现、被利用和出现各种结果的过程。Timmons (2002)在《创业学》中将创业定义为发现并捕获机会,并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可见,学者们主要从创业机会、创业过程和创业目标等角度理解创业的内涵,强调机会捕获、创新和价值创造等创业属性。
……….


2,2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管制等。公司治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84年出版的《公司治理》一书中,该书的作者Tricker(1984)认为公司治理包括对企业行使权利的全过程,对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内涵的广阔性。随着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彻底分离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解释,更加扩大和充实了其理论内涵。因此,学术界还未对公司治理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根据学者对公司治理理解的侧重点的不同,公司治理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类:国内许多学者将‘Corporate Governance’翻译成公司治理结构,也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组织结构安排及其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吴敬链(1994)在《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是由公司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三方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且上述三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制衡关系。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以上三方人员各司其职以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是一套用于支配企业若干重大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它能使企业重大利益相关者从这种联盟中获得利益。这种制度安排的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控制权、监督权的配置和实施,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林毅夫和李周(1997)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所有者为了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企业运营成果和财务绩效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


3研究摸型与假设提出.......... 41
3.1 巳有研究不足......... 41
3.2本研究概念模型的提出 .........43
3.3假设提出.........44
 3.4本章小结......... 59
4案例研究......... 61
4.1案例背景和访谈过程......... 61
4.2创立阶段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62
4.3起步阶段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63
4.4发展阶段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64
4.5现阶段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65
4.6案例研究小结 .........67
5数据获取与统计分析......... 71
5.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71
5.2公司治理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72
5.3成长能力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73
5.4创新能力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77
5.5财务风险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78
5.6控制变量的测量和数据来源......... 83
5.7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83
5.8中介作用分析......... 90
5.9假设检验结果 .........93
5.10本章小结.........94


6结果讨论


6.1公司治理对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的结果讨论
本文通过对南方泵业的案例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公司治理情况,企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节将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公司治理与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关系作进一步分析。与假设la相反,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性与其成长能力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根据Sander和Carpenter (1998)的观点:企业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时,由于其对于过量信息的认知能力存在限制,从而导致在决策时会遇到障碍。此外,由于监督与决策集中在一人手中,缺乏董事会的制约,更容易产生随意化的决策,从而使企业因为个人的决策失误而陷入困境,这对股东利益的实现以及企业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然而,另一方面,两职合一通过强化了管理权威减少了无意义的内部消耗,给与决策者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增加了管理决策的效率,从而可以增强企业的,成长能力(谢军,2007)。杨洋和吴应宇(2011)也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使得高层管理者能够更快速地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创业板上市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处在变化更为剧烈的环境当中,对快速决策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尽管两职合一违背了委托代理理论,不利于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监督,但对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来说,决策的快速响应要比对决策的监管来得更加重要。第四章的案例研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在企业面临政策和经济环境波动时,高效的决策使企业迅速捕捉成长机会。此外,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中董事长大多也是其创始人,对于企业有着很深的感情,不会产生短期寻租行为,作出对企业的长远影响不利的决策。

…….


结论


本研究以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在对以往研究的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治理对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风险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南方泵业的深度访谈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假设,然后对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59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结论:
第一, 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不仅直接降低了其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通过提升自身的成长能力来降低这种风险。创业板上市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且处在变化更为剧烈的环境当中,对快速决策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对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来说,决策的快速响应要比对决策的监管来得更加重要。同时,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中董事长大多也是其创始人,对于企业有着很深的感情,不会产生短期寻租行为,作出对企业的长远影响不利的决策。因此,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两职合一可以降低其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此外,两职合一还通过强化管理权威减少了无意义的内部消耗,给予决策者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增加了管理决策的效率,使得高层管理者能够更快速做出反应,以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提升企业成长能力,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二, 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成长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财务风险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上市企业设立独立董事大多只是为了满足法律的要求,而不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在民营和家族企业为主的创业扳上市公司中,经营管理层以及董事会成员主要是与股东有连带关系的人员,从而使得独立董事“不独立”,可能导致独立董事的不作为行为;另一方面,独立董事通常不熟悉企业内部运营情况,较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产生有效的影响。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