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优选的 PPP 协议中关键条款决策研究
时间:2015-01-26 来源:www.www.jbevzenko.com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十二五”新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仍然短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全面提升城市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城镇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此规划的指导下,我国仍需加大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更好的改善人民的生活。
统计资料表明,2000 年至 2010 年以来,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额逐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在 2010 年达到 14305.9 亿元,近几年上升速度有加大的趋势(如图1.1 所示)。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加快,流动性泛滥、内需不旺、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以及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成本、建设水平、速度都受到了影响。2011 年以来,随着 CPI 指数的走高,基础设施建设将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升高、大宗商品尤其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为应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央行三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由此给基础设施项目带来的影响很大,不仅增加政府部门的偿还负债的财务压力,而且也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
1.2 问题提出
由于 PPP 是一类公共事业融资模式的总称,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很多具体的模式,而且一些模式也衍生出其它模式。由此,对于项目的决策者,在建设基础设施时究竟采用哪种模式,已成为 PPP 模式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关键问题。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PPP项目主要集中在 BOT、BT、TOT 和 BOO 等模式上,这些模式在公共交通、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环保、体育场馆等项目建设中都有应用,但是由于缺乏对具体模式运用范围的深入理解,目前 PPP 模式的选择主要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同时国际上其他可供借鉴的模式没有得到应用,这极大地限制了公共项目的开发空间,导致实际项目的执行效果不理想。
在 PPP 具体模式的运用范围尚未明晰的背景下,国内各城市在基础设施 PPP 项目建设时采用的模式单一。例如大连市 PPP 项目所采用的模式主要就是 BOT,目前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隧道项目上都得到应用,而其他模式则几乎没有得到应用。未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采用 PPP 的形式,单一的 PPP 模式还不足以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也越来越难以满足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的目标。国内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某类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上形成固定的发展路径,缺乏选择其他模式的理论依据。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地方政府不了解 PPP 项目的各种模式,也不熟悉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和具体操作方法,即便是理论界也没有深入解释该问题。其次,政府缺乏科学的 PPP 项目模式的选择标准和决策方法,模式选择过分依赖决策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PPP 模式的基本概念
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不恰当的干预,在发展新兴的经济形势下,其他的市场形态脱颖而出。PPP正是源于这种经济政策的改革,现今已经成为政府现代化建设计划的基石。伴随着基础设施市场自由化,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PPP模式已在基础设施的发展运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多国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遇到一定的阻碍,比如缺少一定的资金资源、缺乏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等。针对以上这些情况,PPP已经成为一个可行的模型,除了提高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更重要的是PPP能够使公私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公担。
公私合作伙伴制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近来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各国文化和经济等环境的差异,以及每个项目的特点不同,PPP 至今没有准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 PPP 仅包括一些狭窄范围内的几个项目类型,而有些学者却认为 PPP 应该包括从私有化、服务外包到无追索权项目融资收益共享合作制等一系列项目模式。在国外,由于政治原因政府将 PPP 定义扩宽,从而在概念上产生了混乱,比如英国工党政府将 PPP定义为“本质上的部分私有化”。其实 PPP 的定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公私双方在对话中要明白他们在谈论主体是什么。
研究表明,PPP 起初起源于英国,是在 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而 PFI 在英国已经创造了很大的国际利益。一些国家声称 PPP 项目仅仅是利用私人部门在有限的范围内提供一定作用,这样定义 PPP,使得公私双方不能合理享受收益,更不能激励私人部门主动去参与到项目中。
.......................
2.2 PPP 模式的主要研究方向
PPP 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现今项目融资方式的研究热点。在研究了国内外的关于 PPP 文献后,发现很多学者对 PPP 模式研究宽泛,而且研究重点也不同,不仅局限于 PPP 的优劣势、风险、公私合作关系等方面,而且还关注于 PPP 模式的项目治理、融资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等。
2.2.1 国外研究方向
PPP 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国,经过多年的发展,PPP 理论在国外已相对成熟。国外学者对 PPP 研究的方向比较广泛,具体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 PPP 优势的研究
美国民营化专家Savas认为,基础设施引进PPP模式降低了政府的财务负担和作为一般纳税人潜在的风险。Debande认为PPP模式通过和私人部门制定严格的承包合同,事先策划和开发项目,可以在项目建设阶段有效控制因开发范围的变化而导致的高成本。Treasury通过对英国PPP案例的研究,发现项目采用PPP模式将有效的降低开发成本,改善工程竣工准的时间。
以上研究只是在财务和效率提高方面,后续很多学者补充了PPP其他方面的优势如:改善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更好的鼓励设计商和建造商的参与;在未来项目运作中减少运营、维修和更新的成本以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性能交付资产。
..........................
第三章 PPP 模式的案例研究 ........................35
3.1 案例研究设计..................35
3.1.1 理论回顾.....................35
第四章 PPP 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识别 ............... 51
4.1 影响因素设计的依据 .....................51
4.2 专家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52
第五章 PPP 模式选择的两阶段决策模型 ......................62
5.1 PPP 不同模式的表现特征 ....................62
5.1.1 不同 PPP 模式的所有权特征........................62
第五章 PPP 模式选择的两阶段决策模型
5.1 PPP 不同模式的表现特征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公共事业资产两个重要因素。所有权指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而经营权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一种理解是,经营权是指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之和,是资产权益的组成部分。另一种理解是,经营权是指政府向公用事业企业授予的特许经营权,是所有权之外的权利。在这里如没有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的经营权为第二种说法。PPP 模式研究的重点在于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和分离,即在实际项目运作过程中是采取转让所有权,还是采取经营性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等方式。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是 PPP 模式划分的两个重要维度。
国内案例研究发现表明,PPP 模式是指公私合作项目,所以公私合作的好坏是 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在 PPP 项目中,政府和私人部门更注重合作、信任、沟通,通过合作达到公私双方的优劣势互补、互利共赢。综上所述,项目的所有权、经营权、合作程度是 PPP 模式划分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不同模式的特征表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自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经济结构上,中国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9-2008 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达到 9.8%,而近几年也在 9%以上,均在世界前列。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 1972 年世界第 27 位上升为世界第 2 位。伴随着这种增长,中国 GDP 的规模,2010 年也首次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但是,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任务仍很繁重,以人均 GDP 来判断,2010 年中国为 4283 美元,位居世界第 98 位,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落后。
2011 年我国全年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 1.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民航固定资产投资 690 亿元,补建乡镇邮政所 2536 处。2012 年,在财政信贷政策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下,大力发展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但资金缺口巨大是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当前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在此环境下,有效地引进 PPP 模式将更高效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
本文根据 PPP 各个具体模式的特点,在对国内外 PPP 模式研究方向和 PPP 模式选择的文献综述情况下,明确了各个模式不同的表现特征,选用多属性决策两阶段决策模型选择最佳的模式,本文主要的结论如下:
第一,对现有的 PPP 模式的分类进行归纳,根据项目的融资类型和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合作程度将 PPP 模式重新分类,并将 PPP 模式分为三级模式。
第二,从项目所有权、经营权、公私合作程度三方面,提出了 PPP 不同模式的表现特征。
第三,采用多案例研究对国内外 50 个 PPP 项目进行分析,得出财务、投资及技术的评估,政府治理、管理,私人部门技术、融资的能力与经验是 PPP 模式关键成功因素;而且还研究了不同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
第四,在多案例研究基础上,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得到 28 个影响 PPP 模式选择的因素和权重,并对 PPP 模式应用情况作了补充。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