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财会管理 > 正文

青松股份并购诺斯贝尔商誉减值探讨

时间:2023-10-05 来源:www.www.jbevzenko.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财会管理论文,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指标和非相关公司财务指标二个大方向,剖析了青松股份公司因计提大额商誉资产减值所造成的经济效益结果,并于最后针对企业在选择收购方以及中小投资者在投资时进行的决策给出了相应优化意见,进而进一步丰富了融资市场。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财会管理论文怎么写
财会管理论文怎么写

并购重组作为如今上市企业主要的转型方式,并购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的业务链条,就会选择与其他企业展开并购活动,以达到“1+1>2”的行业效果。2014年3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鼓励企业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来优化自身的产业条件。自政策发布后,2014年,并购重组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4357家,同比增幅为73%。与此同时,并购高溢价导致的高商誉乱象也越发频繁,并购商誉的“后遗症”逐渐显露出来,众多存在高额并购商誉的企业逐步开始计提商誉减值,以化解高商誉带来的负面效应。针对巨额商誉减值情况,证监会在2017年《关于加强对并购重组商誉有关审核及披露的监管的提案》中表示应对企业计提巨额商誉减值重点关注。
企业在并购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并购时的高对价,产生巨额的商誉以及不合理的业绩承诺,造成部分企业在承诺期过后随即出现了业绩大幅下降,与承诺期间的经营收入情况严重变脸等情况,这会让企业的后续经营风险大大提高,最终会让并购方因被并购公司未能达到预期计提商誉减值,又因起初的商誉确认值本就处于高位,只能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此类商誉减值事件的发生,减少因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对企业以及市场带来的危害,分析高溢价形成的原因、商誉减值的成因以及带来的经济后果显得尤为重要。
...............................
1.2文献综述
1.2.1商誉的相关研究
学者Bourne(1888)曾认为,商誉是指消费者对公司产品所具有的好感,而且公司还将由于对消费者的这些好感,而在未来运营中获取利润。国内学者杨汝梅(1936)则支持商誉不只包括消费者对公司的好感,还包括公司雇员、投资人和外部组织对公司的好感。与上述的“好感论”不同,[2]Miller(1973)和Ma Ronald(1988)则认为,价值的核心是公司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这也就是公司内部总体价值远大于所有部分之间共同增值价值的根源。这也就是由[3]Hendrikseng(1965)所主张的“三元论”。“三元论”形成了最早有关商誉的权威型学说。他还认为,商誉可以通过好感利润、超额利润,以及总计账户等方式进行衡量。其学说后来也被学界肯定。此“三元论”包含了先前许多研究者所支持的学说,后来研究者的主要学说亦与此一致。随着学者深入研究,中国学者[4]葛家澍(1996)提出商誉是公司超额利润的价值,即公司未来利润高于正常盈利的溢价部分,同时提出商誉是一项固定资产,根据可靠性原理不应该鉴定为自创价值。
Jensen(1989)指出,倘若在一开始的收购活动中,收购方因对被收购者的盲目自信,管理层为实现企业利润计提过多商誉等不当的做法,造成了信誉泡沫。在短期内,由于过多的商誉计提,产生了大量正面的投资信息,可能使投资人对公司合并后的业绩预期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从而导致大批的非理性、了解程度较少的投资人争相投资,并捧涨了股票,因此与杜兴强(2011)的观点相符;但当后期投机技术逐渐成熟、详细掌握时,这种上涨行为就会受到遏制,因为过多商誉导致的过多价格会出现下降,乃至股价崩盘。
常华兵(2003)对商誉的实质作出深入的研究,认为商誉在企业和经营领域应该具有相同的逻辑,商誉被应用于资金和物料的配置以及有效协作的领域。[6]苏晓鹏、冯文丽(2009)等认为运用超额收益法判断公司价值时,将比较关注公司整体获利能力,能更精确反映商誉的实质价值和含义。[7]李玉菊(2010)的研究报告指出将商誉确定为负债,将会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品质和时效性。经全面开展社会计量调查后,确认其应以单独的会计因素加以测算和计量。[8]杨威(2018)等人则以新的视角,从资本价格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价值的形成不但能对公司近期的投资收益起到促进作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大大超过前者,累积出巨大的市值泡沫。
................................
第2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并购
并购是公司利用所有权转让进行控制权变动的主要方法,在制度的要求下,部分法律主体将管理权转移给公司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而其余法律主体则支付相应代价以取得公司控制权。这一过程也是公司所有权结构转变的一部分,而开展并购活动以及股份购买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公司管理和资产运营的主要方法之一。
2.1.2合并商誉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收购合并时,接收方对整合利益超出接收时获取的与被接收方可辨认净资产总额比率的余额部分,确定为企业利益。若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时,购买方所提供的综合价值低于该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与公允价值比例的,则构成购买方的营业外收入(如负资产价值)。
对于购买成本花费,也就是支付对价的定义,绝大部分都是在以对标的企业的综合评定资本市场利益为基础,再综合考虑对标的企业的管理能力、其企业效率、企业协调作用、交易模型、对标的企业财务控制经营风险、标的稀有性、双方共同购买目的等各要素后,整合各方面在理财咨询服务等专家以及评估机构的协调、撮合和评定下,围绕对标的资产评估定价展开投资竞争博弈,最后产生购买成本花费。该合并成本可以少于估值,也可能超过估值。而一旦超过了会计要素的总和,那么溢出部分则被评定为商誉。
商誉的划分准则通常是以收购者的并购成本与收购者并购时获得的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格的差异来判断的,但这仅说明了会计中商誉负债的计算方式,并不能说明商誉负债的含义。由此,综上所述,当公司的整体价值大于会计要素的部分判定为商誉。
..................................
2.2理论基础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市场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市场参与者往往无法了解所有资讯,使得对讯息了解程度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之间有着对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同。信息不对称原理可以说明此问题。消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参与者掌握消息的程度差异,当市场参与者了解较多消息的时候,他们就占据优势地位;而当其消息较少时,他们则占据劣势地位。在交易过程中卖家通常了解更多的情况,能够通过展示信息,提供信息价值以此获得利润,或者能够从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层面获取利润。当在合同订立前后出现信息的不对称时,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社会道德风险等不同后果。
2.2.2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由于实际的市场大多并不发达,会产生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和内部管理者一样,外部股东不能掌握全部的资讯,仅仅依靠他们在公开市场上所披露的财务报表,不能对整个公司进行真实的评估。而对于内部管理者,除像外部投资者那样在企业中获取信息之外,还能够更深入的探测公司内部,在公司的运作流程中得到实际且对自身有利的东西。其中,最常用的企业信息传播途径就是通过分红和上市,以此来向外界传播企业的有利消息。通常,只有在公司收益不错时,才会派发股利。所以,信号传递理论指出,公司通过向投资者派发股息并公布数据,在资本市场中传播自己的利好消息。当外部投资人获得好消息时,他会对公司的状况作出评估与反应,进一步的做出投资动作,从而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当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信号传递理论的运用也比比皆是。信号传递理论也在内部与外部信号不对称的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企业发布的数据可以体现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后,这种利用分红方式传导信息的方法对企业的冲击微乎其微。由于客户已经掌握了企业的情况,减少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当企业在证券市场公开较少的财务信息或是发布虚假财务资料后,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增加,通过股利等传达的信息也易于受到市场反映。
................................
第3章青松股份并购诺斯贝尔案例简介.........................13
3.1青松股份案例简介..................................13
3.1.1青松股份背景介绍................................13
3.1.2被并购方诺斯贝尔简介.....................13
第4章青松股份并购商誉减值的原因分析......................18
4.1商誉初始评估方法选择不当................................18
4.2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不佳...............................20
第5章青松股份并购诺斯贝尔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分析.................25
5.1短期市场绩效分析...................................25
5.1.1第一阶段商誉减值后的市场绩效分析........................25
5.1.2第二阶段商誉减值后的市场绩效分析....................................28
第6章青松股份并购诺斯贝尔商誉减值的启示
6.1对企业的启示
6.1.1细化资产评估细则,提高评估准确程度
从公司评估方式来说,市场法和收益法反映公司未来经济收益的风险比较大。在实际运用中,收益法的评估值和实际增值量较于资产基础法而言,普遍偏高。所以,不可单一的信赖某种评估准则,摒弃由于管理层过度自信而盲目、非理性的选择未来预计利润较高的资产评估方式。价值评估准则必须具体,要形成独立的商誉减值准则体系和层面的具体操作规范,以及对价值评估工具的升值性等具体可行的要求。这种标准有助于增强对基础资本评价的正确性,从而避免了公司将并购成本转移至商誉,从而更直接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
6.1.2谨慎做出并购决策,合理评估标的企业
首先根据公司经营策略,正确的选取行业,明确目标企业,慎重判断收购事宜。现代公司转型将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营绩效,实现公司多元化发展。由于跨行业投资、技术合作和新产业链的壁垒,企业如果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行业企业,风险将会很大。转变管理策略是综合整个公司的需要,在技术和财务的不同层次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变发展策略。在寻找产业创新区域中,尽可能选取与当前主营业务相似的新兴产业,才能获取当前产业的经济发展空间。一旦对其业务范围缺乏信任,这是跨行业的对赌行为,在投资时还必须面临新业务的各种挑战,涉及政策法规、市场形势、文化认知、人力资本和行业的各个环节。在确定并认为跨行业资源整合问题能够解决后,确定领域内适当的目标公司,目标公司应当和本公司的经营目标要求保持一致,其规模经济和人力资本优势能够为公司降低收购风险,慎重进行收购决定。确定标的公司后,以合理估值资产确定支付的对价。公司在选择了与战略目标相同的标的企业时,经账面价值确认后,合理评价了其无形资产和可以产生无形效益的资产。剥离出管理层的过度自信,认真考察目标企业经营风险,作出合理性分析,投资后动态监控,对标的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管理。

财会管理论文参考
财会管理论文参考

.................................
第7章研究结论
7.1总结
文章以近些年收购大热,但在收购后却产生了巨额商誉与计提减值的问题扰乱了市场现状为切入点,首先分析并总结了中国国内学术界关于企业计提商誉与商誉减值问题的研究成果,以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案例公司。按照从公司怎样选择被收购方,也即收购的动机,到巨额商誉的产生原因以及最后的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研究路线梳理。重点进行了商誉减值的成因,以及商誉减值后所产生的投资影响价值分析。
青松股份出于拓宽产业链,发挥协同效应的目的之下,选择并购化妆品行业“领军人”的诺斯贝尔,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确定需要支付的对价时,评估机构给出了以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两种评估方式。两个方案经过对比过后,青松股份的董事会选用了过度乐观的收益法来作为最后的参考方式,并在这期间形成了巨额的商誉,也给公司将来的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留下了隐患。此后,青松股份针对诺斯贝尔业绩承诺的勉强过线或者是未达标却选择了无动于衷,没有做好内部管理,并未采取补救措施。最后还是在承诺期限过后,以诺斯贝尔的当年业绩未达预期为由,选择了计提巨额的商誉减值。在投资阶段,青松集团内部也面临了盈余管理问题,有过“洗大澡”的情况,而最后却是青松集团高层借此套现离场,这极大的侵犯了各大投资者的权益,也损害了青松集团的整体利益,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指标和非相关公司财务指标二个大方向,剖析了青松股份公司因计提大额商誉资产减值所造成的经济效益结果,并于最后针对企业在选择收购方以及中小投资者在投资时进行的决策给出了相应优化意见,进而进一步丰富了融资市场。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