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来自我国31
时间:2022-10-11 来源:www.jbevzenko.com
本文是一篇投资分析论文,笔者认为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力水平,还可以不断开阔自身的眼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收入水平,使自己效应达到最大化。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存在差异,不同区域城乡居民教育投资规模不同,因而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具有一定差距。
1理论分析
1.1相关概念
1.1.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关于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劳动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掌握的技术技能都可以被称为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劳动者在人生中的不断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与能力;贝克尔认为只要可以通过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对劳动者未来收入以及心理预期产生影响的行为,都是人力资本的范围。教育投资、医疗保健以及劳动力迁移都包含在人力资本的范围内;钱雪亚认为人力资本就是劳动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体力与能力。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本就可以概括为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等。其主要特点就是它与劳动者自身相联系,不随着产品的转移而转移,也被称作为“非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是由人力资本概念衍生而来,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劳动者在身体、知识、技能、能力上投入资金与时间,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未来收入与心理预期的一种投资活动。
1.1.2 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是城乡差距的一个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乡居民由于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而最终导致收入在城乡居民之间分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城镇居民获得的货币收入、享受的医疗卫生水平、教育资源以及基础设施水平都远高于农村居民。因此,本文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定义为城镇与乡村居民在货币收入上的差距。
1.2相关理论
1.2.1人力资本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货币收入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效率,而人力资本投资是对劳动者自身包括知识、能力与技能的提升,是一种可以不断提升他们工作效率的资本,作用远大于物质资本。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要早于我国,其中舒尔茨、贝克尔和明瑟这三位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他是首位将资本投资分为物质资本投资与非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舒尔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此后人力资本理论就成为了经济学新的分支。他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虽然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会影响经济发展,但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与否取决于劳动力素质高与低,而不是由该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或者资金多少来决定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劳动者后天投资形成的,劳动者通过对自身的健康、教育以及能力投资而不断提高劳动能力。在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划分为以下几种:对营养与医疗保健的支出、对学校教育费用的支出、对劳动者及其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改变而进行的迁移支出等。这些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产生长期影响,也即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将会推动技术的革新,进而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缩小作出贡献。
(2)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
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定者之一,贝克尔开辟了原来只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研究的领域,运用经济学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劳动者本身知识与健康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上,贝克尔比舒尔茨更加注重微观领域的研究,从家庭和个人角度出发,探究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存量逐渐提升以及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是战后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2.1 人力资本投资、城乡收入差距指标选择
2.1.1人力资本投资指标选取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人力资本投资分解为对教育、健康以及劳动力流动的投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本文选取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交通通信消费支出衡量居民对教育、健康和劳动力流动投资水平,并通过以下两个式子计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具体见下式:
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绝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 (2-1)
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 (2-2)
2.1.2城乡收入差距指标选取
收入差距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效体现居民收入水平,因此,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且通过以下两个式子计算城乡收入差距,具体见下式:
城乡收入绝对差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3)
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4)
2.2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
本节将分别探讨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在三个维度上的发展现状及差异,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不同等因素,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一步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以及东北四个地区分析其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发展现状。
2.2.1全国人力资本投资
根据表2-1,首先,与2007年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相比,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并且这种提升在交通、教育以及医疗三个维度上均有呈现。
首先,就教育支出增长而言,一是教育体制的改革直接造成教育支出的增加。1993年,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推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但与此同时也推行了教育产业化,造成了教育成为消费市场中的卖方市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教育支出。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增长的直接原因。有着更高货币收入的家庭才会支付更高的教育费用。三是教育的回报预期是居民教育支出快速增长重要原因。在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竞争加剧,加上重视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接受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
其次,在医疗支出增长方面,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升带来的支付能力的增长,进而会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支出。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引发居民生活观念的进步,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关注度的上升,也会增加对健康的支出。三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会逐渐增加对医疗健康的需求。
3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
3.1模型构建 ......................... 42
3.1.1基准回归 .......................... 42
3.1.2变量说明 ....................... 43
4政策建议 ........................ 58
4.1加大教育投资,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主动性 ................. 58
4.2鼓励农村居民合理健康投资,提升农村地区整体医疗卫生水平 .... 59
3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模型构建
3.1.1基准回归
本文采用Hansen(1999)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⑤门槛模型通过检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差距与收入相对差距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以此判断二者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从而真实反应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另外,门槛模型基于样本数据自身特征求解门槛值,排除了人为给定外生门槛值的干扰,优于一般非线性模型。
本文主要从城乡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相对差距三个维度来分析城乡人力资本相对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之比以及交通通信消费支出之比分别表示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相对差距、人均健康投资相对差距、人均劳动力流动投资相对差距。预期三个变量估计系数为正,即城乡人力资本相对收入差距扩大将使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增大。 4政策建议
4.1加大教育投资,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主动性
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力水平,还可以不断开阔自身的眼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收入水平,使自己效应达到最大化。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存在差异,不同区域城乡居民教育投资规模不同,因而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具有一定差距。为了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策建议包括以下两点:
(1)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主动性。尽管近年来,我国居民逐渐意识到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在教育投资绝对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城乡之间的教育投资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因此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主动型至关重要。一些农村居民认为农业生产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也有一部分农村居民为了早日减轻家庭负担而选择较早辍学打工,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在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进而阻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教育投资,既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学习农业技术,更好的经营农业,也有助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投资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之减少。
(2)加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并建立专门的基金,用于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新建或扩建学校。但是,对于有意不让孩子参加九年义务教育的家庭,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二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部分师范毕业生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是因为他们在城市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薪水,而且还能享受更好的福利。所以,想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去农村工作,就要不断提升他们薪资待遇及改善工作环境。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教师到乡村支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老师的交流和学习。三是,拓宽农村教育筹资渠道;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也应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略)
1理论分析
1.1相关概念
1.1.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关于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劳动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掌握的技术技能都可以被称为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劳动者在人生中的不断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与能力;贝克尔认为只要可以通过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对劳动者未来收入以及心理预期产生影响的行为,都是人力资本的范围。教育投资、医疗保健以及劳动力迁移都包含在人力资本的范围内;钱雪亚认为人力资本就是劳动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体力与能力。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本就可以概括为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等。其主要特点就是它与劳动者自身相联系,不随着产品的转移而转移,也被称作为“非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是由人力资本概念衍生而来,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劳动者在身体、知识、技能、能力上投入资金与时间,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未来收入与心理预期的一种投资活动。
1.1.2 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是城乡差距的一个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乡居民由于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而最终导致收入在城乡居民之间分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城镇居民获得的货币收入、享受的医疗卫生水平、教育资源以及基础设施水平都远高于农村居民。因此,本文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定义为城镇与乡村居民在货币收入上的差距。
1.2相关理论
1.2.1人力资本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货币收入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产效率,而人力资本投资是对劳动者自身包括知识、能力与技能的提升,是一种可以不断提升他们工作效率的资本,作用远大于物质资本。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要早于我国,其中舒尔茨、贝克尔和明瑟这三位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他是首位将资本投资分为物质资本投资与非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舒尔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此后人力资本理论就成为了经济学新的分支。他认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虽然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会影响经济发展,但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与否取决于劳动力素质高与低,而不是由该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或者资金多少来决定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劳动者后天投资形成的,劳动者通过对自身的健康、教育以及能力投资而不断提高劳动能力。在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划分为以下几种:对营养与医疗保健的支出、对学校教育费用的支出、对劳动者及其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改变而进行的迁移支出等。这些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产生长期影响,也即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将会推动技术的革新,进而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缩小作出贡献。
(2)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
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定者之一,贝克尔开辟了原来只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研究的领域,运用经济学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劳动者本身知识与健康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上,贝克尔比舒尔茨更加注重微观领域的研究,从家庭和个人角度出发,探究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存量逐渐提升以及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是战后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2.1 人力资本投资、城乡收入差距指标选择
2.1.1人力资本投资指标选取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人力资本投资分解为对教育、健康以及劳动力流动的投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本文选取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交通通信消费支出衡量居民对教育、健康和劳动力流动投资水平,并通过以下两个式子计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具体见下式:
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绝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 (2-1)
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 (2-2)
2.1.2城乡收入差距指标选取
收入差距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效体现居民收入水平,因此,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且通过以下两个式子计算城乡收入差距,具体见下式:
城乡收入绝对差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3)
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4)
2.2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
本节将分别探讨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在三个维度上的发展现状及差异,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不同等因素,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一步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以及东北四个地区分析其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发展现状。
2.2.1全国人力资本投资
根据表2-1,首先,与2007年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相比,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并且这种提升在交通、教育以及医疗三个维度上均有呈现。
首先,就教育支出增长而言,一是教育体制的改革直接造成教育支出的增加。1993年,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推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但与此同时也推行了教育产业化,造成了教育成为消费市场中的卖方市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教育支出。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增长的直接原因。有着更高货币收入的家庭才会支付更高的教育费用。三是教育的回报预期是居民教育支出快速增长重要原因。在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竞争加剧,加上重视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接受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
其次,在医疗支出增长方面,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升带来的支付能力的增长,进而会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支出。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引发居民生活观念的进步,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关注度的上升,也会增加对健康的支出。三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会逐渐增加对医疗健康的需求。
3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
3.1模型构建 ......................... 42
3.1.1基准回归 .......................... 42
3.1.2变量说明 ....................... 43
4政策建议 ........................ 58
4.1加大教育投资,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主动性 ................. 58
4.2鼓励农村居民合理健康投资,提升农村地区整体医疗卫生水平 .... 59
3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模型构建
3.1.1基准回归
本文采用Hansen(1999)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⑤门槛模型通过检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差距与收入相对差距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以此判断二者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从而真实反应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另外,门槛模型基于样本数据自身特征求解门槛值,排除了人为给定外生门槛值的干扰,优于一般非线性模型。
本文主要从城乡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相对差距三个维度来分析城乡人力资本相对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之比以及交通通信消费支出之比分别表示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相对差距、人均健康投资相对差距、人均劳动力流动投资相对差距。预期三个变量估计系数为正,即城乡人力资本相对收入差距扩大将使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增大。 4政策建议
4.1加大教育投资,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主动性
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力水平,还可以不断开阔自身的眼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收入水平,使自己效应达到最大化。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存在差异,不同区域城乡居民教育投资规模不同,因而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具有一定差距。为了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策建议包括以下两点:
(1)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主动性。尽管近年来,我国居民逐渐意识到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在教育投资绝对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城乡之间的教育投资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因此增强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主动型至关重要。一些农村居民认为农业生产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也有一部分农村居民为了早日减轻家庭负担而选择较早辍学打工,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在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进而阻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教育投资,既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学习农业技术,更好的经营农业,也有助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投资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之减少。
(2)加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并建立专门的基金,用于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新建或扩建学校。但是,对于有意不让孩子参加九年义务教育的家庭,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二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部分师范毕业生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是因为他们在城市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薪水,而且还能享受更好的福利。所以,想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去农村工作,就要不断提升他们薪资待遇及改善工作环境。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教师到乡村支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老师的交流和学习。三是,拓宽农村教育筹资渠道;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也应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股权投资案例分析2020-03-15
- JA公司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投资效益分析2020-04-20
- 中部四省宏观经济波动比较投资分析 --基于SVAR模型2020-06-25
- CH集团公司社会影响力投资分析研究2020-07-26
- 毅雷私募基金公司风控管理策略的优化研究2020-09-27
- 环境不确定性、客户集中度与银行贷款成本—基于我...2020-10-03
- A公司投资效率的提升对策研究2020-10-09
- 浮梁通用机场项目投资分析2021-02-03
- 芦淞国投AA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研究2021-02-05
- 通发公司零部件加工中心建设项目投资分析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