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影响研究

时间:2021-04-07 来源:www.jbevzenko.com作者:vicky
本文首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于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方向和效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这一指标的综合评价效果,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后,然后利用差分 GMM 模型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非凡的进步。2019 年,我国仅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约 31.54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18 年增长 3.4%,居世界首位。事实上,早在 2013 年中国占据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的位置,超过同期的美国货物贸易量。2019 年中国国内增加值 99.09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制造业部分为 38.62 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总增加值的 39%。目前,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很低,因为这些产品大部分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由此导致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比较弱。中国目前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占到了总出口的 20.1%。随着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下滑趋势开始显现。“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民生的稳定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建立具有较强出口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有利于显著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民生稳定。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服务的,为制造业服务的方式是直接向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注入知识、技术、人力等服务,推动制造业在全球的国际竞争中实力由弱变强,从而增强制造业的出口竞争优势。随着大数据和智能科技的深入发展,推动互联网、智能科技和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进而增强出口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因为目前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方面都与生产性服务业联系密切。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投入以高级知识为主的中间要素,重点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结构,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增加值,打破原有的要素配置比例,从而推动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提升。
.......................

1.2 研究思路
本文按照以下研究思路进行:首先,通过对大量前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目前发展水平和质量状况,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所包含行业范围,然后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的综合指标。其次,将制造业结合国际国内两个标准进行细化成具体子行业并且解释其出口竞争优势的表示方法,同时分析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和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具体情况。再次,进行理论分析,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从四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影响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的理论机制。接下来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主要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这一方面,运用我国 30 个省份 2005 年-2015 年共 11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面板数据的静态和动态差分 GMM 计量回归,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于制造业的出口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法律、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从而通过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质量来更好地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2.1.1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
学者们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多种不同行业组合成的一类新的产业,它开始是一种新兴产业,这种新兴产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是由制造业生产中的一些特定环节伴随着人力资本的分化逐渐形成的,但是它和消费者通常所接触的服务业又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在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为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所服务的。一开始,制造业部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服务,但是各个生产厂商内部有专门的部门为制造过程提供此类服务。随着生产者规模扩大,逐渐发展,精细化生产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以往的厂商内部部门无法达到更高的专业度。因此,为了减少成本,这些厂商内部的这些服务部门会渐渐剥离出来,所有厂商内部提供这些服务的部门会根据服务功能逐渐聚集起来,到达一定阶段,一个专门的产业开始形成,即生产性服务业。我们普遍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和消费者两大类,这是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对象来划分的。其中生产性这一类专门以中间要素投入的方式为生产者提供相关服务类产品,其价值包含在最终产品中。消费者这一类专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类产品。在当代社会,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不在是消费者唯一关注的因素,消费者更加在意生产性服务业所伴随的额外效用,例如产品的独特性、无形的服务、不可替代性、售后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以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品由低端价值链向高端价值链转变,增加制造业附加值,这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在科技革命后进一步增长的主导力量。
.............................

2.2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内涵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一定是创新,必须把协调发展作为鲜明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是达到人民满意,重点关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供给和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的均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其达到最高水平,实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翟任任,孙鹏博,江帅,2019)。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围绕核心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以创新作为驱动,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支撑。要持续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自身产业结构、促使其内部高附加值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努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加速经济向新型模式不断转化。在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方面可以从相关指标入手,在宏观层面这些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与行业增加值等。在微观层面这些指标包括人均净利润、企业成本收益率与中高端服务产品所占份额等。要把重点放在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互动融合发展上。善于运用包括金融、科技、中介、商务服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网络,不断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运用,积极探索新型商贸零售、智慧服务、体验服务等新形态。政府要相机抉择地运用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达到相关要求的企业兼并或破产时给予一定优惠、在破产企业进行债务清偿时给予免除利息、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拓宽资金引导渠道,保护和扶持带动性强、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推动其迅速发展和效益提升,从而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提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特色发展、绿色发展、效益发展、智慧发展。
表 3-1 主成分分析指标体系设置
.............................

第三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与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现状............12
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现状.........12
3.2 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发展现状..................................21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的理论机制............27
4.1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降低制造业制造成本..........................27
4.2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推动制造业整体技术升级......................28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30
5.1 模型构建...........................31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33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控制变量设定
关于本文的控制变量,根据已经阅读的相关文献,结合以往学者对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相关的研究分析结果,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本文使用了与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有较强关系的六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具体为:研发投入水平(R&D)、人均固定资产投资(PC)、政府投资(GOV)、外商投资水平(FDI)、人均消费水平(CU)、制造业生产成本(MC)。
1、研发投入水平(R&D)。高端技术对于一个企业甚至行业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因素,高端技术的产生需要不断地创新,而科学研究是创新的根本来源,充足的研发投入最终可以带动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政府的科技支出,因而本文用各省市历年科技支出占 GDP 比重来衡量该地区的研发投入情况。
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PC)。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有较大的影响(于斌斌,2017)。有关学者对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能够显著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本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除以总人数来衡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3、政府投资(GOV)。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影响国民经济以及对外贸易走向。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社会经济,例如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努力加速产学园建设等,都会影响制造业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情况,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本文使用各省市年度公共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来衡量该地区的政府投资水平。
表 3-2 KMO 与巴特利球体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频繁,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制造过程提供科学、技术等高级要素,其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一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产业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 30 个省市 2005-2015 共 11 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于制造业整体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效果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本文首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对于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方向和效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这一指标的综合评价效果,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后,然后利用差分 GMM 模型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具体结论如下:
(1)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发展质量对于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空间地理上的集聚,将不同行业的服务要素集合起来,会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同时,企业通过直接利用集中而成的资源、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进行生产,容易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企业也降低了沉没成本和运输物流成本,从而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聚通常会伴随着知识外溢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促进高端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资本进入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业服务。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参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甚至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可以为制造业以低成本注入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要素,以此促进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生产性服务企业将会利用其内包含的人力、知识和技术的集中优势,从各个方面为制造业企业打造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增强其市场份额。制造业企业由于市场竞争产生的其它成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降低,盈利能力得以增强,产品的附加值相对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