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1-01-10 来源:www.jbevzenko.com作者:vicky

笔者结合世界银行数据库、WTO数据库、UIBE GVC Index 数据库对两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和跨国对比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出口上游度都处于一个稳定向上的趋势,而增长的主要带动行业,除了有轻工业转型升级带动,还有高技术制造行业协同带动,体现了中国制造业正在朝着中上游研发端迈进;通过对比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程度数据,本文发现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程度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开放度虽然在逐年提升,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物流和运输效率的提升以及各国和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显著降低了分散化生产带来的交易成本和协调服务成本。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选择根据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网络将各个生产环节有效连接和整合,以获得更多利润。全球价值链将生产链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分散化生产、投资和贸易联结成一个“地球村”。
全球价值链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也改变了贸易格局。设计研发、零件生产和产品组装等生产环节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行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不擅长或低附加值的环节将被剥离和外包。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而新兴的经济体也主动嵌入国际分散化分工体系中,积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中,承接了许多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本国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例如,根据世界贸易组(WTO)公布的数据,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由 2000 年的 6.5 万亿美元增加到 2016年的 16 万亿美元,而中国更是在 2010 年称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6 年中国出口额达到 2 万亿美元,占据世界出口总额的 13.1%,而美国出口额则从 2000 年的 12.0%下滑到9.0%,这也为《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提升服务业贸易的战略地位、提高服务贸易开放度和便利化以及推动服务业贸易迈向新台阶奠定重要基础。
在全球价值链这一新体系下,服务业特别是诸如计算机和信息通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生产配套产业,能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保障服务。服务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环节连接起来,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也为其他产品的全球化生产和销售提供了高效的中间品投入,成为产业竞争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体现现代服务业精髓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引起了各国政策制定者的密切关注,在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生产性服务业务成为重要的谈判主题,作为此次谈判结果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正式签署,标志着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内。GATS 通过建立进入服务市场的准入规则,为全球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基于现有文献资料,本文主要利用 WIOD 投入产出数据库、WTO 数据库和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在获得生产性服务开放度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指数后,对数据进行跨国对比,并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现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程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情况,并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子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几点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即将开展的研究内容、路径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等。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全球价值链及价值链分工地位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位置影响的文献总结。
第三章,指标测度部分。第一部分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指标测度和现状分析,介绍上游度测算方法的来源和基本框架,基于改进的出口上游度公式计算 42 个国家的制造业出口上游度,最后进行国际比较;第二部分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指标测度和现状分析,介绍测度的方法并对测度结果进行跨国对比。
第四章,理论机制部分。分析开放环境下进口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产生影响的机制,借鉴 Krugman(1987)等学者的理论和 Long et al.(2001)、Sim(2004)等学者的模型框架,探索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品如何影响一国制造业国际贸易与分工的理论机理。
第五章,实证部分。利用实证模研究生产性服务开放程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情况,首先基于地区异质性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子样本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制造业的行业异质性探究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高技术、中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效果有何差别。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第五章实证结论,根据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相关研究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 Greenfield 在 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政府、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为从事生产的企业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务。此后,很多经济学家从开拓生产性服务业内涵角度来描述生产性服务业包含的服务业类型。Browning & Singelman(1975)进一步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界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了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服务行业,它可以包括金融、法律、保险、商务服务业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Howells & Green(1986)也对生产性服务的界定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业务,主要包括金融、保险、银行和譬如研发、广告、市场研究、会计服务等其他的商务服务业。一般来说,学者主要是从中间投入的角度来对生产性服务进行界定。Stanback(198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中间投入而不是最终的产出。Grubel & Walker(1989)在研究中指出生产性服务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生产性服务是一种非物质性服务;其次,生产性服务在延长产业链的作用和对企业知识性投入的意义相当重要,即可以降低企业的部分生产成本;最后,因其包含了大量知识型的资本和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企业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源泉。以上学者对生产性服务的内涵和界定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转化,但又是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的一种中间投入,它是一种为制造业提供非实物形态服务产品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水平密集的行业。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情况的相关研究
一、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管理学家 Porter(1985)在其发表的著作《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的。Porter 指出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一些基本的如生产、销售、运输、售后的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的支持性社会经济活动,如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服务、技术支持等,这两种经济活动在创造企业价值时是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共同构成创造企业价值的链条,这条链条被称之为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ereffi(1999)将 Porter 的价值链概念发展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他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是对传统价值链理论的一种新诠释,随着国际分工不断向超精细化方向发展,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和经济组织不断涌现,是从全球角度将产品的产品链和价值链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延伸到全球。
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分工位置的度量
国际分工的深入本质其实是生产价值链的分割,不同产品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决定了参与国在国家贸易中的获利情况。那么,如何衡量一国或部门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程度?开创性的研究是由 Hummels & Ishii(1999)完成的,基于进口中间品和总出口的相关贸易数据,Hummels 等学者计算了出口中包括的国外增加值部分,通过VS、VS1指标衡量一国垂直专业化水平。Koopman & Wang(2010)则基于前后向关联与贸易增加值视角,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
但是,上述度量指标都无法定量描述一国或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随着分散化生产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如何优化一个产业在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中的位置,是实现从低端向高端环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转变的核心渠道之一。随后,全球价值链长度和位置方面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Fally(2011)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各生产阶段产出中的增加值作为计算权重,分解并计算出产品生产需要经历的所有生产阶段数,构建了能够衡量产品价值链长度的统计指标;他还提出了产品与最终需求之间距离的另一种衡量标准,能够计算产品达到最终需求之前必须经历的生产阶段数量。Antràs & Chor(2012)所构建的上游度指数本质上与 Fally(2011)价值链长度指标相同,这是首次站在全球价值链的高度衡量各产业分工位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能揭示产业国际化生产工序的上游度(Upstreamness)指标的出现,不仅对发达国家,更是对中国这种努力寻求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提升的国家有重要意义。
表 3-1 42 个国家(地区)和 18 个制造业部门名称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现状................... 13
第一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现状分析......................13
一、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测度........................13
二、样本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情况对比.......................15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机理.......30
第一节 理论模型........................30
第二节 影响路径.............................32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实证研究.......36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及说明.....................36
一、模型设定..........................36
二、变量说明.............................36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及说明
结合文献资料和数据可得性,本研究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变量(LnPGDP)、外资利用情况(LnPFDI)、资本累积比率(LnK)、技术创新能力(RD)、基础设施情况(LnINF)、制度质量(IA)作为实证模型的控制变量,并对各变量进行说明。
经济发展水平(LnPGDP)。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更有能力生产高端产品。将国内增加值率较低的生产环节进行剥离和转移。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往往更容易促进本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中发生变化。参考 Antràs 的研究,采用各国人均 GDP 的自然对数表示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
技术创新能力变量(RD)。产业升级与创新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不仅包括企业自主创新,还包括外国先进技术通过投资和进口的方式引进,被国内企业学习吸收后实现再创新。国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更是反映了企业是否有充足的动力去引进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良好的研发能力必然会帮助制造业占领中上游的高端生产环节,进而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选取研发投入占 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
利用外资额(LnPFDI)。基于现有理论和文献,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知识外溢和前后向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产生影响。一方面,高质量的知识溢出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外商企业与东道国本土企业所产生的前后向关联效应,既能促使上游企业主动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能倒逼下游企业主动提升学习能力,促进下游企业的生产环节向中高端转移。参考 Antràs 的研究,用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自然对数来衡量该指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库。
表 3-2 2000-2014 年各类制造业平均上游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本文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LnOPEN)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度量指标(进口贸易依存度)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指标(出口上游度)的测量方法,并依据 WIOD 投入产出数据库选取了除台湾和其他国家外的 42 个国家(地区)2000-2014 年的数据,结合世界银行数据库、WTO数据库、UIBE GVC Index 数据库对两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和跨国对比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出口上游度都处于一个稳定向上的趋势,而增长的主要带动行业,除了有轻工业转型升级带动,还有高技术制造行业协同带动,体现了中国制造业正在朝着中上游研发端迈进;通过对比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程度数据,本文发现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程度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开放度虽然在逐年提升,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测算和探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了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并纳入了经济发展水平(LnPGDP)、创新能力变量(RD)、利用外资情况(LnPFDI)、资本累计比率(LnCAP)、基础设施水平(LnINF)和制度质量(IA)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探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的差异,本文将全样本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制造业技术含量的差异将发展中国家的被解释变量分为高技术、中技术和低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另外,本文还对所提出的理论机制进行了交互项检验。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