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力资源省际流动研究
时间:2018-08-06 来源:www.jbevzenko.com
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3 年 10 月国家颁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并拟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战略部署。随着振兴东北地区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东北三省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缩小了与其他省份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城乡二元结构差距也有所减小,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完善,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镇社会发展与养老保险体系得到完善。2007 年 8 月颁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意味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将会有新的发展。在战略规划下,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各地区的战略规划,哈大齐工业走廊、延龙图一体化等战略。根据上述政策背景,东北老工业地区经济发展强劲广阔。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颁布的背景下,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和资源的连续性问题,增进了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实现了区域整体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2006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7》提出,中国目前的人口的流动国模较改革开放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2005 年人力资源迁移流动接近 1.5 亿,其中人力资源跨省迁移为 4779 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相比,人力资源流动增加了 296 万人,人力资源的跨省流动增加了 537 万人。到 2010 年为止,人力资源流动规模超过了 2.6 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19%。随着人力资源流动规模的不断变大,人力资源的省际流动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以每五年为分界点,将 1982-2000 年分为四个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省际流动数量分别为 631.5 万人、1106.5 万人、1198.5 万人、3398.12 万人,2000-2005年,我国人力资源省际流动流动规模达到 4779 万人,人力资源省际流动规模迅速扩大。从人力资源流动与社会经济间的关系不难看出,人力资源流动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大,对我国社会经济与发展带来影响较大。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数据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并且运用辽宁省历年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研究中主要运用到的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
文献研究法主要根据搜集、鉴别、整理文献所获得的相关资料,形成对学科认识的方法。两种研究方法拥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并且又不会与文献中记载人与事发生直接接触。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并做定量分析,对所研究的学科进行统计描述的方法。本篇论文通过查阅与人力资源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人力资源流动的因素、以及人力资源流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而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
(2)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理论分析指的是对研究调查的资料进行整分类整理、统计分析,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对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对事物内部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最终得出理论性结论。实证分析法指的是,根据当前相应学科的研究现状,从逻辑与经验两面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角度为主,实证分析为辅助,对人力资源的省际流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
2.相关概念界定
2.1 人力资源
美国经济学家康芒斯在《产业信誉》和《产业政府》中均提到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但是与现代的人力资源概念有所不同[52]。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ucker)在他著作《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一词,并结合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与其他相似概念进行区分[53]。伴随着研究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不断完善,由微观的角度转换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郑绍廉认为,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54];卢福财则将人力资源定义为一定范围内具备劳动能力人口的综合[55]等。本文研究旨在探讨作要素为人力资源,因此综合前人观点,给予以属性界定:(1)人力资源是由“人力”和“资源”两个词组合而成,对射湖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人力资源是指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有起到影响促进作用的,并且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人力资源能动性、动态性、智力性、社会性[56]。
.........
2.2 人力资源迁移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关于人力资源流动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人力资源概念进行了相应的归纳,突出阐释人们居住地发生相应改变。即在新居住地居滞留的时间超过一定的期限,归为人力资源迁移范畴中[57]。联合国对人力资源所给予的定义为:人口两地区之间发生空间位置的流动变化,并且会改变永久居住地的行为。由于户籍制度对我国人力资源迁移所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我国人力资源的迁移通常指,户口登记所在地发生变化的人群[58]。我国的人口迁移分为:改变户籍迁移、不改变户籍地迁移、以及既不改变户籍所在地也不改变永久居住地的迁移[59]。佟新在《人口社会学》对人力资源的阐述则侧重于居住地的改变,他所提出的居住地的改变,值得是时间上的永久性改变。他认为“人力资源的流动指的是人口居住地即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情况[60]。”人口迁移是人力资源流动过程当中不可缺少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力资源流动现象的研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姜又鸣对人口迁移的解释为,人口在两个地区进行空间上的位移,并且在唯一过程当中永久居住地也会随着迁入地区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称之为人口迁移[61]。
..........
3 辽宁地区人力资源流动概况.....12
3.1 辽宁省人力资源流动总体规模...... 12
3.2 辽宁省人力资源流动性别构成....... 12
3.3 辽宁省流动人力资源年龄构成....... 13
3.4 辽宁省流动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 14
3.5 辽宁省流动人力资源行(职)分布特征.........15
4.辽宁省省际人力资源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16
4.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22
4.2 模型结论分析概括............5
5.辽宁省人力资源省际流动时空演变....6
5.1 辽宁省人力资源流动区域.........26
5.2 辽宁省人力资源流动数量分析.........29
5.3 辽宁省人力资源空间分析.........32
5.4 辽宁省人力资源发展趋势预测..........33
6 优化人力资源省际流动对策
把人力资源作为分析对象,他的内容复杂、将各种社会关系囊括在内的社会体系。在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相关的人口学、人力资源学规律指导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妥善处理好人口与社会、经济与生态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引导人力资源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促使人力资源迁移更加合理完善,促进辽宁地区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得到改善,实现辽宁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6.1 贯彻人口发展战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我国颁布关于人口发展政策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人口增的变化趋势,全力提升人口综合素质,科学调整人口构成,因地制宜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73]。辽宁地区作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较为严格地区,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结构问题上,须根据人力资源迁移情况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促进社会结构转变。针对展业结构与高新信息技术发展进程吸引高素质人才,促进辽宁地区各级产业注入新鲜人力资源。此外,政府作为国家与社会的管理阶层,应对迁入人口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例如:真切落实户籍管理政策、创业优惠条件等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积极贯彻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既能促进辽宁地区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有新鲜力量的注入,也能对各级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政府应该给予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百姓积极配合计划生育要求,保持低生育水平,例如:奖励独生子女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还可以减少因养老所带来的一些列社会问题,进而可以减轻子女负担。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政策不仅可以对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积极影响,现阶段人力资源省际迁移与较旧时期的闯关东和新中国的计划人口迁移有所不同,及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也不等同于计划经济阶段的国家分配制度。因此,需要政府对人力资源省际迁移颁布切实可行的管理、服务机制,并且要以促进融合为核心内容。制定合理的融入策略,就要社区基层配合实施户籍登记与管理政策,为省外迁入人就提供公平化与制度化的公共设施服务。
..........
结论
本文通过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辽宁省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等相关资料,对辽宁省人力资源省际流动的总体规模、流动走向、性别结构以及时空间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①辽宁省人力资源流动规模不断变大,省内流入主要吸引人力资源城市为沈阳市、大连市等城市,省际流出城市以附近省份为主,流动主题为劳动适龄人口;其中省内流动情况为男性所占比重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存在于初中、高级阶段,流动主要因素为社会因素型与搬迁型为主;省际间的流动同样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受教育程度呈两极化现象发展,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体力劳动型与社会因素型。
②辽宁省人力资源流动的总体规模不断变大,与流入、流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对人力资源的吸引程度较省内有所不同。由于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不乐观,导致人力资源不断外流,也就是说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也随之下降。本文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发现,影响省内与省外的人力资源流动因素不同。造成省内人力资源的流入与省际间的流出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以及职业的分布。
③根据相关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辽宁省由人力资源净流入省份变为净流出省份。究其根本影响因素仍为辽宁地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不乐观、产业结构没有及时根据社会现状进行更新等主要因素造成。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科技人才个人-工作契合度对敬业度的人力资源影响研究2018-03-01
- 诚信领导对员工个体主动性的人力资源影响机制研究2018-03-03
- M公司员工离职倾向人力资源问题研究2018-03-17
- HX集团人员流失及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2018-03-31
- 山西M建筑公司项目经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问题研究2018-04-29
- 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2018-05-25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现代税收征管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2018-06-12
- 绥中Z酒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2018-06-28
- 重组后M电视台N栏目组人力资源整合案例研究2018-07-11
- 重组后M电视台栏目组人力资源整合案例研究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