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的驱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18-07-14 来源:www.jbevzenko.com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引言及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3 年 12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来,“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也是今后较长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西亚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拥有较多“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港口,这一重要的地理占位意味着西亚将是推动我国“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核心战略要点。近年来,中国对西亚的出口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 年到 2014 年中国对西亚的出口贸易额从 608.26 亿美元扩大至 1383.78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18.12%;自 2012 年起,中国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西亚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这表明中国在西亚拥有巨大的出口贸易潜力和提升空间,该地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潜在市场。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对西亚出口增长的驱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无论是从理论阐释中国对西亚出口贸易的发展规律,还是从实践上促进中国对西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在统计出口贸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国对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及阿曼等西亚四国出口贸易的规模、结构及特征,研究当前的出口贸易现状。2.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法:运用 CMS 模型分解中国对西亚四国的出口贸易额,通过考虑供需结构以及竞争力的变动,将其进行两层次的分解测算,以观察出口额在市场和商品层面上的路径变化,分析中国对西亚四国的出口贸易的驱动效应。3.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法:在国际竞争优势论、要素禀赋论、需求相似论等理论基础上,实证检验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影响因素,探寻出口竞争力及出口结构优化的形成机制。
(二)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搜集 2002-2014 年中国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及阿曼等国的进出口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进行效应分解,阐释了出口增长的内在驱动效应;然后,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基于供给侧的视角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以及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确定影响出口增长的具体因素,为研究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问题给予理论及实证支持。
........
第二章 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导致中国出口增长乏力且出口贸易增长率持续下滑,这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转型造成了巨大压力。“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致力于同沿线国家寻求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进贸易经济可持续发展。西亚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结合部,不仅是推动“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战略要点,还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潜在市场。近年来,中国对西亚的出口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2000 年到 2014 年,中国对西亚的出口贸易额从74.10 亿美元扩大至 1383.7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4%,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中,西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份额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西亚地区 20 个国家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以色列依次为中国在该地区的第一、第二、第四及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其出口额占中国对西亚出口总额的 50%以上,中国对西亚的出口贸易具有高国别集中度的特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制造业实力的提高,中国对石油、矿产等资源品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对这四个西亚国家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日益突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及以色列的出口贸易状况将决定整个区域的发展形势,因此文章选取沙特、阿联酋、阿曼、以色列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研究对象,在整个西亚区域具备充分的国别代表性。
一、中国对西亚四国的出口贸易规模
从表 2-1 中可以看出,中国对阿联酋的出口贸易规模从 2002 年的 3.45 亿美元迅速增加到 2014 年的 390.34 亿美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西亚四国中增速最快。2002-2014年中国对阿联酋的出口贸易呈向上增长的态势,特别是 2007 年,出口增速高达 49.98%,在研究阶段中尤为突出,但是到了 2009 年,中国对阿联酋的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出口总额降低了 50.11 亿美元,表明金融危机冲击了中国对阿联酋的出口贸易,导致出口规模出现萎缩。此后,出口规模迅速恢复增长势头,2011 年中国对阿联酋的出口贸易总额为 268.13 亿美元,首次超过金融危机前的规模水平,说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是短期波动,长期来看中国对阿联酋出口贸易依然增长稳健。
.........
二、中国对西亚四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按照《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 HS2002 分类标准,对各类出口商品的贸易额进行比较,发现在 22 大类出口商品中,纺织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这三类的比重最高,是中国对阿联酋出口最主要的商品类别,共占出口总额的 65%以上。2002年,纺织品是中国对阿联酋第一大出口品,占出口总额的 31.14%;机械及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依次是第二大和第三大出口品,所占份额分别为 27.75%和 7.54%。直到2014 年,机械与运输设备出口额突破 141 亿美元,出口份额升至 36.27%,而纺织品降为第二大出口品,占出口总额的 20.12%,贱金属及制品的出口份额变动不大,比 2002年扩大了不到 2 个百分点。从贸易商品结构上看,中国对阿联酋出口的多是中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且整体的出口结构呈现出商品集中的特点。中国对沙特阿拉伯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型同样集中于机械及运输设备、纺织品、贱金属及制品,其次,杂项制品、化工产品以及车辆船舶等在出口商品结构中,也占有较高份额。2002 年,中国对沙特出口机械及运输设备、纺织品、贱金属及制品的贸易额分别为 2.25 亿美元、5.78 亿美元以及 1.24 亿美元,各占出口规模的 13.47%、34.59%与 7.40%,此时纺织品为中国对沙特的第一大出口品。直到 2006 年,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额迅速升至 12.72 亿美元,首次超过纺织品出口额 1.04 亿美元,说明中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有所提升。现如今,杂项制品、化工产品以及车辆船舶等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增长较快,促使整体中国对沙特阿拉伯的出口结构趋向多元化。
..........
第三章 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的驱动效应分解..........13
一、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理论构成...........13
(一)进口需求对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13
(二)出口竞争力对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13
(三)出口结构对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14
二、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测算...........14
(一)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分析方法..........14
(二)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数据说明..........15
(三)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分解测算..........16
三、本章小结.......21
第四章 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影响因素............23
一、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竞争力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23
二、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结构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28
三、本章小结.......33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35
一、结论.....35
二、政策建议.......35
第四章 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驱动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竞争力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出口竞争力效应影响因素的模型设定
近年来,关于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丰富,在诸多的显著成果中,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的“钻石模型”成为分析(产品)国家竞争优势的代表性理论。波特认为,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不仅仅是要素、资源禀赋等核心因素,还包括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等内部因素以及政府制度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着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核心在于创新与投资。文章借鉴“钻石模型”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竞争力效应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因为文章探讨国家层面整体的出口贸易,所以不考虑相关产业支持与企业战略的影响,而是将生产要素(技术创新、人力资本、FDI)、需求条件(人均 GNI、GDP)以及政府和机会(经济自由度、基础设施以及汇率)等作为解释变量。技术创新可以从三个途径可以促进一国的出口竞争力:首先,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一国原有出口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原有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其次,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口商品的新种类,拓展新市场;另外,技术创新是非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保障了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质量与性能等,从而形成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技术水平看作一种高级生产要素,技术创新通过提升出口竞争力,对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效应产生促进作用。本文用居民专利申请量来表示,数据来源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
结论
文章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 2002-2014 年中国对沙特、阿联酋、阿曼及以色列的出口贸易驱动效应进行 CMS 分解,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驱动效应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效应中的增长效应,即日益扩大的进口需求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对西亚四国的出口竞争力效应较为薄弱,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波动愈发频繁。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增长的首要问题在于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不适应西亚四国进口需求的变化,中国对其出口更集中于机械、机电设备以及纺织品等需求缓慢增长的商品种类,忽视对交通运输、武器等西亚四国进口需求高速增长的商品种类。在驱动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竞争力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抑制了我国对西亚四国的出口竞争力效应;中国既有的产品无法满足国外日益挑剔的需求品质,但国内的需求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出口竞争力;政府和机会变量中,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与汇率和基础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对于出口结构效应而言,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人均收入水平越相近以及降低商品集中度均有利于出口结构的优化;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距离是造成供需结构错位的重要因素,前者说明不同行业生产率差异逐渐扩大,生产率快速提升的行业集中于国外需求下降或增长较慢的种类,后者说明经济距离提高了出口结构的调整成本和市场分割程度。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汇率对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影响2018-01-30
-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018-03-09
- 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2018-03-18
- 中国农产品企业国际贸易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研究2018-03-28
- 结构突变下国际原油价格与中美股票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2018-04-20
- 我国重化工业产业调整与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差异贸易影响2018-05-31
- 中国出口对国内消费贸易需求的挤出效应研究2018-06-25
- 碳补贴政策下供应链企业一体化国际贸易策略选择2018-07-29
- 碳配额不同分配机制下供应链碳减排策略及国际贸易...2018-08-16
- 城市碳减排成本及其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2018-08-30